论语里面有什么好听的成语

论语里面有什么好听的成语

论语里面有什么好听的成语(36个)

不耻下问 [bù chǐ xià wèn]
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”
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,而不觉得不好意思。
不得善终 [bù dé shàn zhōng]
《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》:“汝家虽出二帝,可惜不得善终!”
善终:正常死亡。指人不得好死。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。
不知老之将至 [bù zhī lǎo zhī jiāng zhì]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”
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。形容人专心工作,心怀愉快,忘掉自己的衰老。
成事不说 [chéng shì bù shuō]
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闻之曰:‘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’”邢昺疏:‘事已成不可复说也。’
说:解说。原指事情已成,不要在解说;后指事情已过,不要再解说。
触类旁通 [chù lèi páng tōng]
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引而伸之,触类而长之,天下之能事毕矣。”
触类: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;旁通:相互贯通。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,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。
穿窬之盗 [chuān yú zhī dào]
《论语·阳货》:“色厉而内荏,譬诸小人,其犹穿窬之盗也与!”
穿:指穿壁;窬:通“逾”,从墙上爬过去。从墙上爬过去。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。
当仁不让 [dāng rén bù ràng]
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当仁,不让于师。’”
原指以仁为任,无所谦让。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,不推让。
恶衣恶食 [è yī è shí]
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”
恶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
发愤忘食 [fā fèn wàng shí]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”
努力学习或工作,连吃饭都忘了。形容十分勤奋。
犯上作乱 [fàn shàng zuò luàn]
《论语·学而》:“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”
犯:干犯。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、起义。
过犹不及 [guò yóu bù jí]
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子贡问:‘师与商也孰贤?’子曰:‘师也过,商也不及。’曰:‘然则师愈与?’子曰:‘过犹不及。’”
过:过分;犹:象;不及:达不到。事情做得过头,就跟做得不够一样,都是不合适的。
好行小惠 [hào xíng xiǎo huì]
《晋书·殷仲堪传》:“及在州,纲目不举,而好行小惠,夷夏颇安附之。”
好:喜欢;行:施行;惠:仁慈。指喜欢给人小恩小惠。
花言巧语 [huā yán qiǎo yǔ]
《朱子语类》:“‘巧言’即今所谓花言巧语,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。”
原指铺张修饰、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。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。
惠而不费 [huì ér bù fèi]
《论语·尧曰》:“因民之所利而利之,斯不亦惠而不费乎?”
惠:给人好处;费:耗费。给人好处,自己却无所损失。
诲人不倦 [huì rén bù juàn]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
诲:教导。教导人特别耐心,从不厌倦。
家家户户 [jiā jiā hù hù]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光阴似箭,不觉残年将尽,家家户户,闹轰轰的煖火盆,放爆竹,吃合家欢耍子。”
每家每户。指所有的人家。
家喻户晓 [jiā yù hù xiǎo]
宋·楼钥《缴郑熙等免罪》:“而遽有免罪之旨,不可以家谕(喻)户晓。”
喻:明白;晓:知道。家家户户都知道。形容人所共知。
将心比心 [jiāng xīn bǐ xīn]
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第三十八出:“太尉不将心比心,小子待将计就计。”
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。
举一反三 [jǔ yī fǎn sān]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
反:类推。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。
老之将至 [lǎo zhī jiāng zhì]
宋·陈亮《谢胡参政启》:“少不如人,所向墙壁;老之将至,乃罣网罗。”
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。
理屈词穷 [lǐ qū cí qióng]
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先进》:“是故恶夫佞者”宋·朱熹集注:“子路之言,非其本意,但理屈词穷,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。”
屈:短,亏;穷:尽。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。
淋漓尽致 [lín lí jìn zhì]
明·李清《三垣笔记·崇祯补遗》:“(刘若愚)著《酌中志略》叙次大内规制井井,而所纪客氏、魏忠贤骄横状,亦淋漓尽致,其为史家必采无疑。”
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、透彻,或非常痛快。
默而识之 [mò ér shí zhī]
默:不语,不说话。识:记。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。
鸣鼓而攻 [míng gǔ ér gōng]
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季氏富于周公,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。子曰:‘非吾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’”
比喻宣布罪状,加以遣责或讨伐。
内省不疚 [nèi xǐng bù jiù]
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内省不疚,夫何忧何惧?”
指自我反省,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,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。
年富力强 [nián fù lì qiáng]
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后生可畏”宋·朱熹注:“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,足以积学而有待,其势可畏。”
年富:未来的年岁多。形容年纪轻,精力旺盛。
年轻力壮 [nián qīng lì zhuàng]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十一回:“老太太也太想的到。实在我们年轻力壮的人,捆上十个也赶不上。”
壮:健壮。年纪轻,体力强。
恰如其分 [qià rú qí fèn]
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08回:“赏分轻重,俱是阎仲端酌度,多寡恰如其分,无不欣喜。”
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。
巧言令色 [qiǎo yán lìng sè]
《书·皋陶谟》:“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。”
巧言:花言巧语;令色:讨好的表情。形容花言巧语,虚伪讨好。
人人皆知 [rén rén jiē zhī]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1回:“老少男女,俗语口头,人人皆知皆说的。”
皆:都。所有的人都知道。
仁人志士 [rén rén zhì shì]
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原指仁爱而有节操,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。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。
色厉内荏 [sè lì nèi rěn]
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阳货》:“色厉而内荏,譬诸小人,其犹穿窬之盗也与?”
色:神色,样子;厉:凶猛;荏:软弱。外表强更,内心虚弱。
杀鸡焉用牛刀 [shā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]
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之武城,闻弦歌之声。夫子莞尔而笑,曰:‘割鸡焉用牛刀。’”
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。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。
杀身成仁 [shā shēn chéng rén]
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成:成全;仁:仁爱,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。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。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。
善贾而沽 [shàn jià ér gū]
《论语·子罕》:“有美玉于斯,韫椟而藏诸,求善贾(价)而沽诸?”
贾:通“价”。善贾:好价钱;沽:出卖。等好价钱卖出。比喻怀才不遇,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。也比喻有了肥缺,才肯任职。
设身处地 [shè shēn chǔ dì]
《礼记·中庸》:“体群臣也。”朱熹注:“体,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。”
设:设想。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。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。
论语里面有什么好听的成语

论语里面有什么好听的词语(3个)

方刚血气、匹夫不可夺志、善诱循循

论语里面有什么好听的成语
论语里面有什么好听的成语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lljyj.com/chengyudaquan/u96m11kt/

是不是要找